工匠精神鑄就精品泵車
2017-05-19
7010
核心提示:工匠精神鑄就精品泵車
“泵送方量72270立方;泵送時間1049小時……”5月18日,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研究所所長吳德志,在長沙的監控室,隨手就調出了正在安徽省長豐縣施工的一臺高精高效56米混凝土泵車的主要技術參數。
就在這一天,這款用工匠精神打造出的4.0版精品泵車——高精高效56米混凝土泵車,摘得湖南省首屆創新獎,成為10個獲此殊榮的產品之一。成就的背后,是無數科研專家和技術人員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這是我們研發團隊奮戰的結晶!”獲獎之際,吳德志感慨萬千,那些日夜奮戰的場景歷歷在目:
為了解決結構件疲勞裂紋問題,李鄉安在滿是塵土、噪音的大實驗場連續作戰,進行結構件的“疲勞實驗”;為了測算臂架的振動幅度,萬梁以實驗場為家,一待就是二十幾個小時……
為滿足客戶的需求,中聯重科于2015年啟動4.0產品升級換代戰略。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鎖定市場覆蓋率最大的56米泵車作為升級試點產品,并抽調市場、技術、制造、工藝、質量、服務等部門的10多名核心骨干組建研發團隊,圍繞泵送效率、結構件疲勞壽命、臂架控制、整機穩定性控制和節能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
“結構件的可靠性是決定泵車壽命的一個關鍵因素。”吳德志告訴記者。因此,提高結構件的使用壽命成為提升泵車質量的關鍵。
以往,泵車的開發路徑是,產品研發制造出來,賣到客戶手中,再到工地實踐;有什么問題得在實際操作后再由用戶反饋回制造企業。現在,為了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中聯重科項目組針對臂架和底架支腿等結構件提出基于虛擬樣機的泵車結構件疲勞壽命仿真方法,在設計階段對結構的疲勞壽命進行預測,判斷部件的疲勞壽命薄弱位置。針對結構件每道焊縫進行分類判定,不同質量等級的焊縫對應不同的疲勞應力閾值,保證每道焊縫都具有要求的疲勞壽命。然后,再進行場內等效測試。
“有的地方達不到預想的壽命,就從頭再來,重新設計制造再實驗;直到達到目標。”項目組李鄉安告訴記者,2015年冬天,試驗進入關鍵期,要在3個多月的時間內模擬泵車10年以上的工作量,每天都得不間斷地作業,項目小組幾個人輪流值守。“每人每天都得工作12個小時,常常一守就到深夜,‘冷’‘餓’‘困’就是那時最深的記憶。”李鄉安回憶。
就在這一天,這款用工匠精神打造出的4.0版精品泵車——高精高效56米混凝土泵車,摘得湖南省首屆創新獎,成為10個獲此殊榮的產品之一。成就的背后,是無數科研專家和技術人員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這是我們研發團隊奮戰的結晶!”獲獎之際,吳德志感慨萬千,那些日夜奮戰的場景歷歷在目:
為了解決結構件疲勞裂紋問題,李鄉安在滿是塵土、噪音的大實驗場連續作戰,進行結構件的“疲勞實驗”;為了測算臂架的振動幅度,萬梁以實驗場為家,一待就是二十幾個小時……
為滿足客戶的需求,中聯重科于2015年啟動4.0產品升級換代戰略。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鎖定市場覆蓋率最大的56米泵車作為升級試點產品,并抽調市場、技術、制造、工藝、質量、服務等部門的10多名核心骨干組建研發團隊,圍繞泵送效率、結構件疲勞壽命、臂架控制、整機穩定性控制和節能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
“結構件的可靠性是決定泵車壽命的一個關鍵因素。”吳德志告訴記者。因此,提高結構件的使用壽命成為提升泵車質量的關鍵。
以往,泵車的開發路徑是,產品研發制造出來,賣到客戶手中,再到工地實踐;有什么問題得在實際操作后再由用戶反饋回制造企業。現在,為了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中聯重科項目組針對臂架和底架支腿等結構件提出基于虛擬樣機的泵車結構件疲勞壽命仿真方法,在設計階段對結構的疲勞壽命進行預測,判斷部件的疲勞壽命薄弱位置。針對結構件每道焊縫進行分類判定,不同質量等級的焊縫對應不同的疲勞應力閾值,保證每道焊縫都具有要求的疲勞壽命。然后,再進行場內等效測試。
“有的地方達不到預想的壽命,就從頭再來,重新設計制造再實驗;直到達到目標。”項目組李鄉安告訴記者,2015年冬天,試驗進入關鍵期,要在3個多月的時間內模擬泵車10年以上的工作量,每天都得不間斷地作業,項目小組幾個人輪流值守。“每人每天都得工作12個小時,常常一守就到深夜,‘冷’‘餓’‘困’就是那時最深的記憶。”李鄉安回憶。
功夫不負有心人。場內等效臺架試驗的測試結果顯示,經過疲勞優化設計的56米臂架混凝土泵車的臂架及底架支腿等結構件,壽命已達到45萬方不開裂,已達到歐洲先進水平。
萬梁也清楚地記得,2016年1月,產品進入理想壽命實驗驗證的關鍵階段。此時,技術開發組卻發現產品的一些關鍵部件沒有達到理想壽命預期。項目指導委員會連夜將相關人員召集在一起,從查找原因到修改設計圖紙,再到生產制造,連續兩周連軸轉,終于解決了相關問題。
如今,中聯重科的高精高效56米混凝土泵車,在可靠性、穩定性、可維護性、配件性價比與系統遠程升級等行業共性問題方面都有了突破性改善:搭載的高精高效、高壓泵送系統,泵送效率高出行業5-8%,能耗低于行業2-4%;臂架主動減振技術實現全工況條件下臂架末端振動控制在200毫米以內,保證施工安全。全工況自適應泵送控制技術重點突破差料的可泵性,有效克服泵送系統的“挑食”通病,實現泵送堵管率降低65%。目前,該產品共產生專利 62項,其中發明專利41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
數字是抽象的,客戶的感受最直觀。全新的56米泵車一上市,便受到市場的追捧。目前產品已銷往安徽、湖北、上海、廣東、江蘇以及西北各省區,累計實現銷售額21.2億元,市場占有率在同類產品中居全球第一。
更多>同類泵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