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DF(P)、DY(P)、MD(P)系列自平衡型離心泵,分為單吸多級機構和雙吸多級機構,是我公司在D型單吸多級離心泵基礎上研制多年,開發成功的,該系列泵是D型多級泵最好的代替品。該系列產品高效區寬、氣蝕性能好、運行平穩、易損件少、可靠性大大提高,用戶維護成本大大降低,從而降低泵的壽命周期成本。可供輸送不含固體顆粒(磨料)、不含懸浮物的清水或物理化學性質類似于清水的其它液體之用。也可通過改變泵的材質(或泵過流部件的材質)、密封形式和增加冷卻系統用于輸送熱水、油類、腐蝕性或含磨料的介質等。泵允許進口壓力不大于0.6MPa 。 D(P)、DF(P)、DY(P)、MD(P)系列自平衡多級離心泵按其試用范圍主要分以下幾個類型: D(P)型:用于運輸不含固體顆粒、溫度低于80℃的清水或物理化學性質類似于清水的液體。適合于礦山、工廠和城市給排水工程之用。 DF(P)型:用于運輸不含固體顆粒、溫度為-20~105℃的腐蝕性液體。用戶可根據輸送介質的名稱。濃度、比重、使用溫度及泵進口壓力等合理選用泵的材質、密封形式、泵的結構和確定電機的功率等。 DY(P)型:用于輸送不含固體顆粒、溫度為-20~105℃、粘度小于120厘的油類和石油產品。 MD(P)型:用于輸送顆粒含量≤1.5%,顆粒≤1.3mm,溫度為-20~80℃的中性礦井水及其他類似的污水。 產品性能: 性能范圍 D(P)、DF(P)、DY(P)、MD(P)型具有相同的性能參數泵吸入、排出口徑 40~300mm 流量Q=3.75~945m3/h 揚程H=108~1383m 電機功率N=18.5~34150kw (注:性能參數值為常溫清水狀態值)執行標準 GB/T5657-95《離心泵技術條件(Ⅲ類)》 JB/T1051-93《多級清水離心泵型式及基本參數》 GB/T3216-2005《回轉動力泵水力性能驗收試驗1級和2級》 MT114-2005 《煤礦用多級離心泵》 突出特性: 技術特性新結構:具有對稱布置的葉輪轉子部件,各級對稱葉輪所產生的軸向力相互抵消,無需采用平衡盤結構就能實現泵腔內巨大軸向推力的自動平衡;新技術:獨有的節流、減壓裝置,奇數級平衡裝置;高效率:葉輪、導葉流道對中性好,不會隨平衡盤的磨損、轉子部件前移而出現效率明顯下降;沒有平衡水的泄漏,減少了容積損失,提高了泵的效率,比普通D型泵效率平均高1%~2%;良好汽蝕性能:具有良好的汽蝕性能,部分型號泵首級葉輪采用雙吸結構; 機封強可靠性:泵啟、停時轉子部件沒有軸向竄動,工作時沒有軸向脈動,克服了一直困擾多級泵的機封可靠性差這一難題; 應用廣泛:取消了小間隙平衡盤,比普通D型泵更適應于介質性質更為惡劣的場合;高可靠性:取消了最易出故障的平衡盤,可靠性大大提高,維護次數減少,維護成本降低;軸向力峰值低:軸向力只有普通D型泵的一半,對泵的干擾影響大大降低,剛性大大提高;維護成本低:采用精密鑄造、獨有的節流、減壓裝置起到輔助支承作用,泵振動、噪音大大降低,使用壽命長;泵熱脹(冷縮)均勻對稱性好:泵上下、左右熱脹(冷縮)均勻,對稱性好。 結構說明 D(P)、DF(P)、DY(P)、MD(P)型泵系臥式平衡型結構離心泵,按吸入形式分為單吸多級結構和雙吸多級結構(除280-95、360-95、450-95型泵首級為雙吸結構外,其它泵型均為單級結構),其吸入口在進水段上為水平方向,吐出口在出水段上垂直向上,用拉緊螺栓將泵的進水段、中段、出水段、次級進水段聯成一體,揚程高低可增減泵的級數(可根據用戶需求吸入口為垂直方向)。 1、水泵的主要零件:進水段、中段、出水段、次級進水段、正導葉、反導葉、正葉輪、反葉輪、軸、節流、減壓裝置,檔套、軸承體、過渡管等; 2、轉子由裝在軸上的正葉輪、節流減壓裝置、反葉輪、軸套、軸承檔套等零件組成;軸承采用“固-游式”干油潤滑結構,驅動端采用圓柱滾子軸承,末端采用角接觸球軸承; 3、泵的工作室由進水段、中段、出水段、次級進水段、正導葉、反導葉、過渡管等組成; 4、泵的進水段、中段、出水段之間的密封面均采用密封膠或“O”型圈密封,轉子部分與固定部分之間裝有密封環。導葉套等進行密封,當密封環和導葉套的磨損程度已影響泵的工作性能時應及時予以更換; 5、軸的密封形式有機械密封盒填料密封兩種。泵采用填料密封時,填料環的位置安放要正確,填料的松緊程度必須適當,以液體能一滴一滴滲出為宜。泵各種密封元件裝在密封腔內,腔內要通入一定壓力的水,起水封、水冷或水潤滑作用。在軸封處裝有可更換的軸套,以保護泵軸; 6、該系列泵通過彈性聯軸器由原動機直接驅動。從原動機方向看,泵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電機常規配置為Y系列電機,在有可燃氣體的場合采用YB/YB2系列防爆電機。) 工作原理 通過泵軸在電動機的帶動下旋轉的葉輪,對液體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從而使需要數量的液體由吸入池經泵的進水段、正葉輪、正導葉、中段、出水段的水平出水口、過渡管、次級進水段、反導葉、出水段的垂直出水口后,將液體源源不斷的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