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企業開辦前進行環保審批,流程比較復雜,手續辦理時間也比較長。現在,杭州在生態環境領域審批有變化了。
為全面推進“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助力“六穩”“六保”,今年以來,杭州市生態環境局全面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審批制度改革,以全面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不斷深化環保審批流程,和建立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等為抓手,協同推進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環評審批時效不斷提速 “正面清單”助力疫情應急保障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應急“環評豁免”,富陽某口罩生產企業得以快速開工,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通常,編制環評報告表平均需要40多天時間,今年市生態環境局特別強化了疫情環評應急保障,這家企業可以實現先開工再補辦。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三個一批”(豁免一批,告知承諾一批,優化服務一批)全面實施環評正面清單制度,為企業大大節省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截至10月底,累計對229個“44個小行業”實行告知承諾制。對1240個項目豁免環評手續,對54個“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三類項目實施“環評豁免”“先開工后補辦”。
同時,環評時效不斷提速。市生態環境局將環評報告表審批時限從原3個工作日壓減為1個工作日。工業項目環評審批、備案事項上線“親清在線”平臺的“在線許可”板塊。
據介紹,以“一鍵審批”結果導向,在“零材料、零人工、零時限、零紙質、零跑次”的目標指引下,納入平臺的工業項目環評審批和備案完全達到“無感化”服務。杭州在生態環境領域審批速度已走在全國前列。
多項改革舉措松綁企業 環評改革和審批流程繼續優化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不斷拓展“區域環評+環境標準”“零土地”技改環評審批、“證照分離”等方面改革和審批流程優化。通過多項改革舉措,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經濟和時間成本。
以“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創新為例,特定區域的規劃環評通過審查后,該區域內符合要求的單個項目(“負面清單”除外)環評可以降低一個等級管理,其中90%以上項目可以由 “審批制”轉為“備案制”。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75個平臺(產業園區、特色小鎮)“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884個項目實施環評降級管理。今年我市還有十余個平臺正在推進此項改革,預計到今年年底改革區域可達到90個左右。
對于不涉及新征建設用地、不新增污染物排放的技術改造項目可實行環評備案管理,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縮短了辦事流程,環評審批效率明顯提升。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先后對放射性藥品轉讓許可、排污許可證延續等許可事項在優化審批流程的基礎上,提檔為“實行告知承諾審批”“先批后審”。
與此同時,杭州建立了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充分發揮排污許可“一證式”監管核心作用,進一步提升固定源環境監管效能。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繼續釋放環評審批改革紅利
對標營商環境試點城市標準,杭州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將繼續優化環評審批服務,不斷釋放環評審批改革紅利,助力杭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杭州將借鑒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細分環評分類項目,對環境影響較小、環境風險可控的項目優化環評類別,簡化環評格式。擴大“告知承諾制”實施范圍,力爭將更多基礎設施類項目納入“告知承諾”范圍。借力“親清在線”“在線許可”平臺,進一步優化工業項目報批。尤其對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服務政策和綠色通道。全面落實“親清D小二”上線服務工作,確保企業環評審批流程暢通。
此外,緊盯環評質量管理,進一步推動“抽”“記”“罰”聯動機制形成。圍繞排污許可“核心”地位,加強排污許可制度與環評審批、執法監管制度的銜接,強化排污許可證后監管等舉措。